(SeaPRwire) –   西歐大致上視中國為機遇,但華盛頓視之為威脅。這對地緣政治有重大影響

中國主席習近平首次五年內訪問歐洲。他選擇的首都是精心計算的。首先是巴黎,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他自詡為西歐大陸政治領導人——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一起迎接他。去年,兩人一起訪問了北京。然後是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萗,這兩個歐洲國家(其中一個在歐盟內,另一個不在)都顯示出與北京加強合作的意願增加。

中國與西歐的關係是當今世界政治最有趣的議題之一。他們對歐盟的看法與俄羅斯不同。莫斯科早已得出結論,老世界完全放棄了自主外交政策,通過與美國結盟。布魯塞爾、柏林、巴黎、赫爾辛基等似乎不會因為自己的繁榮和影響力的後果而動搖。相反,北京認為,歐盟即使依賴美國戰略增加,也不會放棄其自主性。換句話說,中國認為,精確積極的政策可以創造一系列激勵措施,使西歐國家放慢向美國的漂移。同時,它將限制該集團可能未來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軍事政治對抗中的參與。

研究問題,正如學術論文中所說,很明確:「集體西方」是否一個穩固可持續的聯盟,抑或迄今為止實現的團結更薄弱,掩蓋著利益越來越分歧?

美國認為中國是未來幾十年的戰略對手。與此同時,歐盟不認為它直接威脅自己,雖然對北京不斷增長的權力感到擔憂,包括在歐洲地區。美國認為俄羅斯直接威脅歐洲穩定,但對自己來說不是重大威脅。當然,西歐對俄羅斯很害怕,這種恐懼也在增長,引發各種情景的猜測。與此同時,美國需要西歐實施遏制中國的戰略。

首先,在經濟和技術意義上,歐盟不應在美國希望限制北京的領域與中國開展合作。與此同時,集團需要美國在軍事和軍事技術意義上遏制俄羅斯。有關建立歐盟自身能力的討論,但首先它們相對抽象,其次該過程將需要幾年時間。西歐過度依賴美國已有認識,但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正推動老世界試圖盡可能保持華盛頓的緊密。

中國遵循經濟實用主義的邏輯——為什麼歐盟應該削弱自己的能力?事實上,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裡,該集團主導世界,中國一直是其最大受益者,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轉變為世界主導地位的競爭對手。然而,現在戰略競爭的邏輯正浮出水面,市場利潤成為犧牲品。

但中國也有自己的考慮。從北京的觀點看,全球發展的總方向是經濟互依和各國擴大發展空間的需要。冷戰時代式的集團復興,不是未來政治的原型,而是二十世紀的後衛行動,是八九十年代未有正式結果的遊戲的重演。事實上,當時的對手(華盛頓和莫斯科)正試圖完成沒有結束的遊戲。中國極為擔心被捲入這一過程,認為不無道理,避免高成本(任何意義上的)衝突的一方將受益最大。

因此,中國對烏克蘭問題持謹慎立場。北京堅決避免批評俄羅斯,表達理解促使軍事行動的原因。然而,它並不直接表示支持,在這方面行動非常謹慎,以免給華盛頓提供藉口對違反西方對俄制裁的公司實施制裁。我們不應期待北京的不同立場,甚至可能加強和平解決衝突的必要性的論調。一個指標將是下月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會議(由基輔發起)。中國的出席或缺席將賦予它不同的調子。事實上,這顯然是主辦方本身認為的。

中國是否能在當前風暴中保持更大的世界舞台份量,還待觀察。美國的情況也是如此,11月選舉的結果將至關重要。普京和習近平下周將有很多話要談。

本文最初發表於報紙,由RT團隊翻譯和編輯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