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高法院週二在一份公佈的意見書中裁定,波士尼亞的政治體系是在1995年美國斡旋的和平協議下設立的,這加劇了巴爾幹國家的種族分裂,並破壞了波士尼亞的民主選舉。

歐洲人權法院(ECHR)站在Sarajevo出生的政治學家Slaven Kovacevic一邊,他去年起訴波士尼亞,認為波士尼亞阻止拒絕與波士尼亞三大主要民族之一聯繫的人選擇他們想要的候選人進行投票。

週二的裁決是ECHR一系列裁決中的最新一個,要求波士尼亞使其憲法變得更少歧視。該國未能遵守這些裁決並修改其憲法,這是波士尼亞實現其加入歐盟的宣稱目標的絆腳石。

在其裁決摘要中,法院裁定波士尼亞的權力分享安排已將該國變成一個「種族主義」國家,在這裡,種族而不是公民身份是獲得權力和資源的關鍵。

波士尼亞的主要民族團體 – 穆斯林波士尼亞克人、東正教塞爾維亞人和天主教克羅埃西亞人 – 「控制國家機構以進一步推動自己的利益」。與此同時,法院裁定,屬於少數群體或拒絕種族民族主義的國民「類似二等公民」。

德國政府提出計劃建立「德國-波蘭之家」,作為波蘭大屠殺受害者的紀念館

1995年的《岱頓和平協議》旨在結束波士尼亞戰爭,該戰爭造成10萬人死亡,200萬人流離失所。 在其條款下,該國被分為兩個半自治的治理實體 – 由塞爾維亞人主導的Republika Srpska和由波士尼亞克人和克羅埃西亞人主導的聯邦。 每個實體都有自己的政府、議會和警察,但兩者都通過共享的全國機構聯繫在一起,包括三人總統和雙院國民議會。

憲法規定,總統候選人和必須批准所有立法的共享國會上院候選人必須確定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或波士尼亞克人,並且兩者必須在三個群體之間均等分配。 所有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外。

此外,只有波士尼亞塞爾維亞人管理的部分的居民有權為宣稱與塞爾維亞人聯繫的兩個最高職位的候選人投票,只有聯邦的居民才能為宣稱與克羅埃西亞人和波士尼亞克人聯繫的候選人投票。

教派政府體系永久化了一種惡毒的政治氣候,允許長期坐牢的民族主義領導人豐富他們的盟友,並讓渴望改革的波士尼亞人沒有競選高級職位的權利,也沒有投票的動力。

人權觀察,全球人權組織,在2019年估計波士尼亞有40萬國民 – 或該國人口的12% – 因為他們的宗教、種族或居住地而被禁止競選本國總統或國會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