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軍的海鯤潛艦週四在高雄中船公司的船塢首次亮相。

台灣週四公開了第一艘國產潛艦的原型,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潛在入侵威脅,這項壯舉只能靠其他國家秘密的幫助才能實現。

台灣國防部週四在高雄中船公司的船塢舉行了這艘柴電潛艦“海鯤”號的首次海試。這艘潛艦是台灣在數十億美元的計劃下開發的8艘新艦艇之一,旨在增強台灣在與中國發生戰爭的情況下的海軍防禦能力。

過去一年,中國大幅增加了它向台灣周邊水域派遣軍艦的數量。台灣更新其老舊艦隊的計劃凸顯了中國威脅日益增加的擔憂,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艦可能對台島形成包圍的可能性。

北京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並承諾有朝一日會將台灣納入其控制之下,必要時不惜動用武力。台灣政府拒絕了中國的主張,堅持台灣是一個事實上的主權國家。

國際協助

該潛艦計劃匯集了全球各地的專業知識和零部件。除了從美國、英國等國採購技術外,台灣還聘請了來自澳大利亞、韓國、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前海軍軍官,根據路透社的報導–這對外交孤立的台灣來說是一個里程碑。

中國強烈反對其他國家與台灣保持聯繫,包括軍售,促使各國政府將與台北的大部分業務保密。

台灣海軍目前僅有4艘潛艦:兩艘來自美國的二戰時期船隻,用於訓練,以及20世紀80年代從荷蘭購買的兩艘船隻。台北在多年嘗試更新其艦隊失敗後,於2017年啟動了自行建造潛艦的計劃。

“我們從其他國家獲得潛艦存在很多困難,”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羅致政表示,他也是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美國在內,沒有國家願意向我們出售潛艦,所以我們決定自行建造。”

“在建造潛艦的過程中,台灣獲得了許多國際支持。”羅致政說。

海試後,“海鯤”號計劃在明年底前交付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