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arat India G20

印度總理莫迪政府在新德里舉行的即將到來的20國集團峰會的晚宴邀請函中,將印度稱為「Bharat」,引發了爭議。這個詞是印度的印地語名稱,批評人士認為它是在這個國家的重要一年中,民族主義推動的最新跡象。

印度現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除了今年9月9日至10日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外,該國最近還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月球著陸。

邀請函將印度總統Droupadi Murmu稱為「Bharat總統」。就在邀請函的消息傳出兩天後,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的首席莫漢·巴格瓦特(印度人民黨的思想導師)在演講中表示,該國應使用Bharat一詞,而不是India。

「有時我們使用India,以便會說英語的人能理解。但我們必須停止使用這個。無論你到世界上的哪個地方,國家Bharat的名字都將保持不變,」巴格瓦特說。

幾位印度人民黨領導人都支持這種做法。但還沒有確認政府是否正考慮正式更名,BBC報導。

兩個月前,在2024年印度大選前,反對黨聯盟將自己命名為「INDIA」,所以關注重新品牌為Bharat的名字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是受到這個影響,印度當代歷史學家Ravinder Kaur說。

「一方面,執政黨正在試圖用不同的名字反擊。但有趣的是,印度已經有了雙重名字,這在憲法中得到了體現,」Kaur說。

印度憲法第1條開頭寫道:「India,即Bharat,應為聯邦之州。」

India一詞是梵文詞sindhu的英語化,意為印度河,在1858年至1947年英國統治印度期間引入。印度人民黨經常 推動消除它認為是英國殖民統治的例子。

Bharat一詞也源自梵文,出自古印度教宗教文本Puranas。這些文本描述了一個大陸,人類生活在這片大陸上,這片大陸的一個地區被稱為Bharatavarsa。

另一個流行的國家名稱是Hindustan,在波斯語中意為「印度河之地」。它在莫臥兒時代成為指代該國的流行方式,並經常被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所提及。然而,它沒有在憲法中被正式確認為印度的法定名稱。

在社交媒體上,關於使用哪個名稱的辯論有時會非常激烈,在晚宴邀請函的圖片在X上(以前稱為Twitter) 爆炸性流傳後。

「印度人民黨對印度團結多樣性的基本原則的厭惡已經降到了新低點。它將印度的許多名字從Hindustan和India減少到現在只有Bharat,顯示了它的狹隘和不容忍,」Jammu和克什米爾人民民主黨主席Mehbooba Mufti在X上寫道。

然而,其他人讚揚這一潛在變化是反帝國主義的,並且符合印度的歷史。

「我一直認為一個名字應該是一個讓我們感到自豪的名字。我們是印度人,India是英國人給的名字,早就該把我們原來的名字’Bharat’正式恢復了,」前印度板球運動員Virender Sehwag在一條推文中寫道。

此前,印度最高法院曾提出訴訟,要求將該國的名稱改為Bharat。但法官至今還拒絕介入這場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