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2023年11月9日 — 「氣候變化下的自然解決方案論壇」,由自然保育聯盟(TNC)與公民交流共同主辦,於2023年10月27日舉行,取得極大成功。論壇吸引了超過90名現場參與者,包括政府代表、相關行業代表及有興趣的企業代表。此次以自然解決方案為主題的論壇,為持份者提供平台,深入探討自然解決方案在氣候緩解和適應方面的轉型潛力。

From left to right: Dr Felix Leung The Nature Conservancy, Mr Tobi Lau 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 Hong Kong, Dr Ting Fong May Chui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s Marine Thomas The Nature Conservancy, Mr Robert Gibson Civic Exchange, Dr Billy Hau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r Chiu-ying Lam Hong Kong Countryside Foundation HK2050isNow, Mr Lawrence Iu Civic Exchange
從左至右:李福榮博士(The Nature Conservancy)、劉德和先生(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崔鳳梅博士(香港大學)、Marine Thomas女士(The Nature Conservancy)、Robert Gibson先生(公民交流)、侯世傑博士(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林昭英先生(香港鄉郊基金會HK2050isNow)、余立言先生(公民交流)

自然解決方案涉及保護、管理和恢復自然及半自然生態系統,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挑戰,同時惠及人類及自然。這些解決方案有潛力貢獻全球限制全球升溫至1.5°C所需成本效益的減排量達30%。此外,自然解決方案還提供多種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共同效益。

在論壇上致辭的TNC亞太區戰略合作夥伴總監兼香港項目主管周麗麗女士強調,香港迫切需要一套全面而整合的自然解決方案政策。她表示:「自然解決方案本身並不新鮮,但我們明白科學不斷演進,我們必須採取更大膽行動,整合實踐和政策,以應對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威脅。」

論壇上的知名講者分享了專業知識和見解,強調自然解決方案在不同領域的潛力。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侯世傑博士強調,重新林立北部新市鎮可以減少多達34萬噸的碳排放,同時帶來防止山火、減少水浸及降低城市溫度等共同效益。

香港鄉郊基金會代表林昭英先生,前香港天文台台長,也是濕地保育的倡導者,肯定自然的重要性。他建議在香港擴大濕地保育範圍,並提出香港應成為拉姆薩公約濕地城市。他表示:「沒有自然,文明就不會存在。」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劉德和先生在論壇上展望香港成為濕地豐富城市,表示:「我們可以把香港提升為濵地城市,不只是大埔區,更是國際示範站,顯示香港在生態文明的道路上。」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韓寶龍博士的最新研究 shed light on the importance of oyster and mangrove restoration strategies in Hong Kong. He shared that, “The risk of sea level rise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at the Northern Metropolis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will increase 50% of the coastal vulnerability risk, whilst oyster and mangrove restoration strategies will reduce 20% of the risk from sea level rise.”

公民交流執行總監余立言在總結發言中強調,需要建立一個平台,匯聚企業和保育專家共同協作。他總結道:「我們應該視自然為盟友,將自然解決方案融入政策和實踐之中,為我們的城市和大灣區帶來可持續和抗禦力強的未來。」

「氣候變化下的自然解決方案論壇」成功匯聚不同背景的持份者,促進合作和知識交流。論壇結束時,與會者共同期望,論壇中提出的見解和意念能為應對氣候危機帶來實質行動。自然保育聯盟衷心感謝摩根大通對此次活動的支持。

有關活動相片,請下載自連結

關於自然保育聯盟
自然保育聯盟(TNC)是全球領先的國際自然保育非牟利組織,致力於保護自然地方和為後代保留地球。TNC採取以科學為基礎的保育方法,創造創新解決方案應對全球保育挑戰,讓自然和人類共生共存。我們目前在7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項目,與當地社區、政府、私營機構等合作,開展多項生物多樣性保育、森林保育、海洋保育、氣候變化及可持續土地利用項目和活動。此外,TNC亦舉辦各類社區項目和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公眾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參與,提高公眾對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的認識。TNC於2019年獲頒劉佐彬獎-可持續發展獎。欲了解TNC在亞太區工作的更多詳情,請瀏覽: 自然保育聯盟網站

如果您也關心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育,歡迎支持TNC的工作,參與我們的社區項目和活動,共同保護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請關注TNC香港的社交平台,獲取更多環保資訊:

Facebook:TNC HK
Instagram:@tnc_hk
Twitter:@TNC_HK
#TheNatureConservancy #TNC #tnchk #NBS

關於公民交流
公民交流是一間獨立公共政策智庫,致力於通過研究和社區參與,促進可持續發展。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開放對話和建設性對話,帶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