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設立,頒獎典禮將於10月17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本次各大獎項的獲得者分別為:“生命科學獎”得主為柴繼傑及周儉民、“物質科學獎”獲獎者則為趙忠賢及陳仙輝、“數學與電腦科學獎”得主為何愷明、孫劍、任少卿及張祥雨共同奪得。
今屆未來科學大獎首次把大獎周活動延伸至香港舉行,並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和香港科學院聯合主辦。據悉,大獎周會有連串活動彙聚來自全球9個國家,近百位國際頂尖科學家來港交流,包括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 Gregory Winter、Michael Levitt,生命科學突破獎獲獎者 Shankar Balasubramanian,以及多位中國科學院及香港科學院院士等會就前沿科學議題進行交流。
百融雲創CEO張韶峰作為未來科學大獎周的合作夥伴,他認為“未來科學大獎”具有重要影響力,一直鼓勵著華人領域中的頂級科學家前進,同時也推動著科研界及產業界投入科學及共商盛舉。
張韶峰同時坦言,人工智慧為產業界當前關心的領域,恰逢今年“數學與電腦科學獎”的獲獎者也為人工智慧領域作出了基礎性貢獻,而百融雲創的核心是用人工智慧及大資料提升傳統行業的效能,大獎與公司產業有一定契合。
張韶峰畢業於清華大學,擁有電氣工程自動化學士、碩士學位,從小熱愛自然科學,最初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儘管後來成為了一名創業者,成功創立百融雲創,但是做科研的夢想一直沒有磨滅故此通過支持未來科學大獎圓夢。“希望透過‘未來科學大獎’為華人科學的發展,作出一個貢獻。”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